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15篇
  免费   404篇
  国内免费   1952篇
安全科学   449篇
废物处理   342篇
环保管理   411篇
综合类   3422篇
基础理论   849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717篇
评价与监测   281篇
社会与环境   239篇
灾害及防治   260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109篇
  2022年   241篇
  2021年   257篇
  2020年   222篇
  2019年   180篇
  2018年   204篇
  2017年   266篇
  2016年   243篇
  2015年   323篇
  2014年   385篇
  2013年   560篇
  2012年   488篇
  2011年   493篇
  2010年   376篇
  2009年   376篇
  2008年   411篇
  2007年   357篇
  2006年   319篇
  2005年   256篇
  2004年   176篇
  2003年   206篇
  2002年   213篇
  2001年   156篇
  2000年   163篇
  1999年   165篇
  1998年   129篇
  1997年   117篇
  1996年   118篇
  1995年   120篇
  1994年   88篇
  1993年   75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1.
安徽月山地区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重要成岩-成矿区段。本文通过岩石学、岩石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探讨和阐明了月山地区闪长岩类的形成环境、物质来源、源区特征、岩浆形成与演化机理等。  相似文献   
92.
综述了土壤及地下水系统中反硝化作用的研究进展,详细地介绍了反硝化作用的原理和机制,用以防治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  相似文献   
93.
物化-生化组合工艺处理化纤厂浆粕综合废水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根据化纤厂浆粕综合废水的水质特点 ,选择采用中和曝气 水解酸化 生物接触氧化 絮凝沉降处理工艺。实验结果表明 :当浆粕综合废水进水CODCr浓度 310 0~ 34 6 0mg/L ,BOD5浓度 10 2 0~ 142 0mg/L范围内时 ,处理后水质可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 96中化纤浆粕工业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94.
本文报道了我国四大家鱼——青、草、鲢、鳙的乳酸脱氢酶(LDH)同功酶电泳图谱及毒物对草鱼血清乳酸脱氢酶(SLDH)同功酶谱的影响。 用聚丙烯酰胺垂直平板电泳,可以测出鲢、鳙血清中各有一条深色的LDH带、背、草鱼血清中含有五条深色的LDH同功酶带。草鱼不同器官组织匀浆中的LDH同功酶相对活性比例不同,与人类相似。 0.1ppm氯化汞、氯化镉、硝酸铅、硫酸铜,0.008ppm滴滴涕和0.84ppm对硫磷分别使草鱼致毒33天,发现氯化镉、硝酸铅使SLDH_5活性升高,氯化汞使SLDH_1升高,而硫酸铜使SLDH_4降低。在这个浓度下,滴滴涕、对硫磷致毒没有使鱼SLDH同功酶在比例上发生显著变化。 农药厂废水污染的Y湖中,肯、草、鲢、鳙SLDH总活性比污染较轻的T湖同种鱼高,特别是青、草鱼的SLDH_5活性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95.
兰州市大气飘尘中致突变物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对兰州市不同污染区(石油化工为主、燃煤、商业及农村)在不同季节时的大气飘尘,作了对比采样.飘尘样品用溶剂抽提法提取后,用化学萃取法分离为五个有机物馏分.用毛细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系统进行了定性分析,并用毛细管色谱法进行了部分定量分析.用Ames试验(用TA1537、TA98和TA100三株菌.加与不加S-1)对其致突变活性进行了研究.并对有机致突变物在不同污染区、不同季节的变化规律及其来源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6.
通过现场调查和实验室试验,研究了嫩江齐齐哈尔段水节霉形成的原因.结果表明,嫩江齐齐哈尔段水节霉过渡的生长、繁殖主要是由糖厂污水影响所致,并提出了预防由这种微生物所引起的水污染的建议. 。一’  相似文献   
97.
主成份分析法在大气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介绍了主成份分析法评价大气环境质量的基本原理,并对某市的大气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最后,与其它方法的评价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进一步证实了主成份分析法的科学性、合理性。  相似文献   
98.
Using a case study of the Lake Abitibi Model Forest (LAMF), this study aims to assess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bility in carbon storage during 1990–2000, and to present a comprehensive estimation of the carbon budget for LAMF's ecosystems. As well, it provided the information needed by local forest managers to develop ecological and carbon-based indicators and monitor the sustainability of forest ecosystems. Temporal and spatial carbon dynamics were simulated at the landscape level using ecosystem model TRIPLEX1.0 and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GIS). The simulated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NPP) and carbon storage in forest biomass and soil were compared with field data and results from other studies for Canada's boreal fores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simulated NPP ranged from 3.26 to 3.34 tC ha−1 yr−1 in the 1990s and was consistent with the range measured during the Boreal Ecosystem-Atmosphere Studies (BOREAS) in central Canada. Modeled NPP was also compared with the estimation from remote sensing data. The density of total above-and belowground biomass was 125.3, 111.8, and 106.5 tC ha−1 for black spruce, trembling aspen, and jack pine in the LAMF ecosystem, respectively. The total carbon density of forested land was estimated at 154.4 tC ha−1 with the proportion of 4:6 for total biomass and soil. The analysis of net carbon balance of ecosystem suggested that the LAMF forest ecosystem was acting as a carbon sink with an allowable harvest in the 1990s.  相似文献   
99.
把系统聚类分析(简称HCA-hierachical cluster analysis) 和主成分分析方法(简称PCA-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有机结合,从给定的"样品-指标"数据矩阵出发,利用HCA科学判定区域环境污染的类型,然后根据不同的类型利用PCA方法确定首要污染因子,针对首要污染因子,对各个污染途径进行评估,计算出各途径的污染分担率,从而确定区域污染成因.并对其原理、计算方法、特点作出分析和讨论,同时以某城镇水环境为例进行了计算示范.经证实该方法在确定区域环境污染成因,制定区域污染防治措施方面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0.
有机气溶胶的来源与形成研究现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谢绍东  于淼  姜明 《环境科学学报》2006,26(12):1933-1939
介绍了有机气溶胶来源与形成的研究现状,从有机气溶胶的化学组成特征、一次有机气溶胶的来源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的形成机制论述其研究进展.一次有机气溶胶主要来源于烹调油烟、机动车排放、生物质燃烧、工业或民用燃油锅炉释放出的有机物,还有道路扬尘、沥青、刹车尘、轮胎屑、室外香烟烟雾、以及高等植物蜡、细菌活动和草本植物等.大气中的半挥发性有机物可通过物理和化学吸附形成二次有机气溶胶,一些挥发性有机物可通过气相化学反应转化为低挥发性的物质并形成二次有机气溶胶,其主要前体物是芳香族化合物,如苯、甲苯、二甲苯,以及烯烃、烷烃、环烷烃、萜烯和生物排放的非饱和氧化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